.code{ width:100%; margin-top:10px; } .code img{ width: 154px; height: 154px; margin: 10px 400px; }

关于微景通

小微解读: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

发表时间:2016-01-27

5月中旬,腾讯公布了2015年微信APP的业绩报告。行业分析公司Curiosity China根据微信业绩制作了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如何从这份报告背后看出腾讯微信生态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变化,待小微慢慢的和你解读这个报告。

1433157537_331768.png_640x3200.jpg

 

1、微信2015表现

1433153325_515059.jpg_640x3200.jpg

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结合易观2014年6月发布的《2014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数据分析,80%的中国网民已在使用微信。且使用人数仍呈现上升趋势。

1433153357_464979.jpg_640x3200.jpg

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加之微信6.0以及在春晚上的红包造势,发展微信支付,完善APP生态与产业闭环,已使得微信渐渐由一款社交通讯APP,转变为一个生活服务功能平台。微信已不单单只是一个充满创新功能的手机应用。它已成为中国电子革命的代表。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微信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使用工具。

1433157594_540976.png_640x3200.jpg

(小编表示微信和通话、联系人都是放在主菜单栏的)

 

2、微信使用人群分析

1433153388_757004.jpg_640x3200.jpg

微信用户的男女比例为1.8:1,男性用户约占了64.3%,而女性用户则只有35.7%,用户整体以男性为主。男性用户仍是主流用户,女性比重略有上升。结合消费力与社交属性进行展望,女性用户的需求仍待发掘。

1433153415_297181.jpg_640x3200.jpg

年龄方面,微信用户平均年龄只有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年轻化,依然是互联网的基本业态。

1433153442_267286.jpg_640x3200.jpg

职业方面,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学生、事业单位员工这四类占据了80%的用户,此外,80%的中国高资产净值人群在使用微信。从某个侧面来看,微信用户所代表的人群可视为中国中产阶级及社会消费主力人群,代表了现阶段的国内GDP消费的主力,并在社会地位中处于中高端,对于这部分人群能带来的商机、消费与行业变革,不可小觑。这部分高知识、高收入人群在线下高消费(如:汽车、旅游、奢侈品、时尚快销)中的购买力,足以影响行业发展。

1433157672_324891.png_640x3200.jpg

(高资产净值人群~话说,好像又拖了后腿啊~我都穷得快净身了~)

 

3、微信对社交的影响力

1433153493_335591.jpg_640x3200.jpg

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在小编周边的一些同事与朋友中,微信通讯甚至仅次于打电话,成为与发短信并列第二位的通讯方式。微信24小时挂机者比比皆是。

1433157736_149229.png_640x3200.jpg

(低头一族膝盖中箭了没~)

1433153516_737225.jpg_640x3200.jpg

微信作为中国微信用户强大的社交工具,接近一半活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57.3%的用户通过微信认识了新的朋友,或联系上多年未联系的老朋友。微信的强关系社交使得微信好友之间的交流变得容易,想通的兴趣与话题常常引起一群好友参与互动。在朋友的朋友圈里发现自己朋友的惊喜,使得用户不得不赞叹“TA也是你的朋友嘛?哇塞~世界真小。”人脉六度理论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了广泛的印证。微信的用户粘性,不言而喻。

1433157784_605267.png_640x3200.jpg

(微信上找到失散多年的暗恋女神并且发现她已长成大妈的酸爽真是不言而喻啊~)

 

4、移动信息消费行为

1433153555_628744.jpg_640x3200.jpg

54%的用户认为使用微信后,移动流量的用量增加了。40%的用户微信流量使用占到全部流量30%以上。流量越来越不够用的情况,似乎连总理都受不了了。结合5月份各大运营商调整资费与4G网络的普及,移动端接入互联网的总时长与总流量将持续提升。

1433153579_760168.jpg_640x3200.jpg

微信成为近30%用户手机上网使用流量多的应用。用户在微信上的流量为所有应用中的高,远高于微博,购物,视频,地图,邮件等服务。以社交为入口,接入更丰富的更便捷合作方功能(如:打车、京东、电影票、美丽说等),使得微信在APP接入口上的价值日益凸显。

1433157828_330206.png_640x3200.jpg

(小编表示微信上大的现金流来自~抢~红~包~!看我的黄金大拇指!)

 

5、微信对娱乐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433153605_217063.jpg_640x3200.jpg

微信表情方面,56.5%的用户未使用过微信表情,38.3%的用户使用免费微信表情,而只有5.2%的用户愿意为微信表情付费。

1433153628_481364.jpg_640x3200.jpg

微信直接带动的消费支出中,娱乐占了53.6%、公众平台占了20.%、购物占了13.2%、出行占了11.3%、餐饮只有2%。据统计,微信直接带动的生活消费规模已达到110亿元、其中娱乐消费时大支出,规模为58.91亿元。加之腾讯力推的微信支付模式,2015年已深入机场、旅游、医院、酒店、超市、便利店等十多个行业,随身便捷的支付方式,成为了继POS机刷卡之后新的电子支付方式。腾讯微信支付的现金流量,将成为支付宝后又一重要的电子商务支付接口。

1433157874_511590.png_640x3200.jpg

(每次在便利店假装不会微信支付,骗取美丽售货员微信的秘诀~我绝不告诉你们~)

 

1433153658_804342.jpg_640x3200.jpg

另外在微信打车用户中,每月消费100元左右的用户比例达到34.3%。微信作为多功能生活服务功能平台的便捷性与随身性远大于独立APP,以微信服务号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后,功能服务上可以满足日常基本功能使用。特别适合餐厅自助点餐、酒店管家服务、旅游智能体验等初次使用场景。微信支付生态的前景极为可观。

6、微信提供的公共服务

1433153683_928196.jpg_640x3200.jpg

2015年第一季度末,通过微信已实现大部分城市的当地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交通、生活设施缴费、医疗、市政等服务。

1433153707_785579.jpg_640x3200.jpg

微信“摇一摇”功能也被扩展,继而使得商家可以为用户提供优惠券等促销活动。

7、微信支付和钱包

1433153731_834257.jpg_640x3200.jpg

微信支付和钱包功能通过新年红包等交互活动获得了用户的广泛欢迎。企业红包营销,优惠券营销等已支付为接口的互动营销方式将在今年内得到广泛应用。不论是广告营销总额还是单体用户营销价值,对比传统营销在性价比、传播性上均有显著提升。

1433157913_843610.png_640x3200.jpg

(不和我抢红包~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8、微信公众号

1433153757_620132.jpg_640x3200.jpg

关注比例方面,29.1%的用户关注了自媒体、25.4%的用户关注了认证媒体、20.7%的用户没有关注任何公众号、18.9%的用户关注了企业商家、而5.9%的用户则关注了营销推广类账号。

可以说,公众号是微信的主要服务之一,近80%用户关注微信公众号。企业和媒体的公众账号是用户主要关注的对象,比例高达73.4%。就拿旅游业为例,对于低频消费的景区而言建立一个智能服务为主的微信服务号,其投入成本远低于开发独立APP,在运营成本上微信服务号的接入效果也强于APP的下载安装。

1433157942_516275.png_640x3200.jpg

(没WIFI的地方让我下载APP,这不是耍流氓么~刷流量嘛~)

 

1433153790_785137.jpg_640x3200.jpg

微信公众号用途方面,用户关注公众号主要目的是获取资讯41.1%,其次是方便生活的36.9%和学习知识的13.7%。

微信公众号的消费比例方面,公众平台账号服务收费偏向于低单价模式,42.1% 的用户每月消费低于10元。

9、总体社会影响力

1433153811_770010.jpg_640x3200.jpg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APP面世以来随着用户量的积累与软件的迭代升级,在致力于连接一切,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息沟通无阻碍的基础上。微信也发展出了一个新兴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在微信平台上的个体用户、公司、组织都是这个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共生,互利共赢。微信终也将也成为了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连接器,承载着信息枢纽和转化的重要使命。

1433157987_606356.png_640x3200.jpg

(别的不好说,起码有了微信,要妹子的联系方式又多了一种选择~)

Ps:报告数据来自《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2014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等业内分析报告。


上一篇:小微解读:2015年度暑期中国游客行为报告 下一篇:当少数民族文化景区 搭上互联网+的快车
400-155-6865